2月23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提出,要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所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。需对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的资产展开全面清查,并建立统一的资产登记管理台账。
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在脱贫攻坚进程中,国家投入造就了较大规模的资产,健全这部分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十分必要。”他指出,形成台账后,能有力地助力资产明晰产权、发挥效益,最终造福农民群众。各地区各部门应当在全面清查、精准摸清资产家底的基础上,尽快建立统一的登记管理台账,尽早明确管理主体、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方式。
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,制定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办法,健全资产从形成、确权移交、管护运营到收益分配等全流程的监管制度,以此推动经营性资产实现保值增效,让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。
赵皖平称,落实好这一部署要求,其目的在于加强资产全链条的监管,做好风险预警工作,确保资产能够良性运行,从而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长期的支撑。
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,要完善资产分类处置制度,支持各地盘活低效闲置资产。对此,赵皖平表示,不同类型的资产适合的处置措施有所不同,例如,有的资产需要挖掘潜力,有的则需要有序调整。“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、针对不同资产类别制定相应措施,打通帮扶资产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堵点,推动各类资产实现保值增效。”